玉树草原上的致富故事:好风光 好日子

时间:2022-10-23 15:12 来源:中新网 作者:消息 浏览:次    
  深秋午后的玉树市安冲乡结拉村,山间草木渐黄,石板小径曲曲折折,益曲河流水淙淙,暖阳洒在极具藏式风格石砌小屋上,幽静中不乏生机。

  看着这一切,才卓玛不禁对自己三年前做出的决定感到欣慰。“那时,我把市里经营多年的酒店转手,回到家乡和村民们一起重头开始干。”她说,“守着这样美的景色,为什么不去尝试发展旅游呢?”

  虽然想法很好,真正做起来却困难重重,调查、协调、策划、采购全靠才卓玛一人,还要向村民们普及乡村旅游的知识。

  去年,才卓玛打造的传统村落乡村生态民宿——益曲卡山庄正式营业,集民宿、生态旅游、餐饮娱乐、露营等为一体,开业以来生意日渐红火,不少村民也上岗就业,干起后勤、接待、服务工作。

  “家乡的绿水青山不该被我们遗忘、冷落,传统村落也应得到合理利用保护,”才卓玛说,“好风光要变成村民的好日子。”

资料图为玉树市草原风光。玉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与才卓玛的想法不谋而合,原玉树市上拉秀乡乡长格扎利用四年时间,积极争取道路建设项目,完善覆盖全乡、方便出行的交通网。“路通了,才有可能发展旅游。”他说。

  近年来,随着“三江源”公路自行车赛、转湖节、牦牛论坛会举办,上拉秀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增加牧民收入。

  上拉秀乡平均海拔4300米,位置偏远、地广人稀。作为纯牧业乡,村民生产生活离不开牲畜,但因气候条件差、技术落后等制约,曾经牲畜品种退化、死亡率高。

  为此,格扎提出引进优质种畜,调整畜群结构,推广科学养畜。在他带领下,加桥村野血牦牛扩繁殖基地成立,每户牧民每年免费得到一头母畜配种,每年能配种1000多头。年终不仅有分红,牧民还能通过出租草场、当上草场放牧员增加收入。

  目前,上拉秀乡7个合作社已逐步走向正轨。格扎又和村民们在近4500米的海拔上成功种出燕麦、芫根、湿草,提高牲畜成活率,生态畜牧业发展得到保障。

  比起“放牧乡长”格扎,玉树市巴塘乡相古村党支部书记布尼玛在探索致富的路上出发得更早。

图为玉树市上拉秀乡干部查看燕麦试种情况。玉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成立十余年,玉树市相古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成熟,产品种类多样。除了牛羊育肥销售、酸牛奶、曲拉、奶酪、风干肉、牛羊绒等畜产品,还有黑青稞、油菜花、藏柳苗、花卉等种植和销售。

  如今的相古村建起无机蔬菜大棚、智能温室、储粮仓库,收割机、拖拉车等各种农机一应俱全。

  平时,布尼玛常跟村民聊天互动,从农村政策法规、科学种养殖,学到使用电脑互联网。“长期以来,牧民们观念守旧,生产生活方式封闭固化,必须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等靠要’的心态。”

  抱着跟布尼玛相似的想法,2015年,原玉树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弋肖锋到下拉秀镇苏鲁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此后几年间,弋肖锋持续为村民宣讲产业政策及抵御自然灾害、畜牧业生产相关知识,合理配置产业扶持资金,购买牧畜散养到贫困户家中,并同保险公司对接,为牲畜参保。

  2019年,苏鲁村全面脱贫。2020年11月,弋肖锋因过度劳累,导致肝癌病情恶化,不幸逝世。村里孩子们口中的“阿禾肖锋”(藏语,意为叔叔),没能亲眼看到他们渐渐长大。如今,全村家家户户都通上了电和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牧民全部纳入医疗保险范畴,邻里和睦、齐心发展的新面貌蔚然成风。

  据了解,十年间玉树市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6亿元,实现62个村、34540人脱贫,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62%。全市47个市直机关单位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服务达1.6万人次。

  目前,玉树市建成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62个,牲畜存栏35.21万头(只、匹),出栏率和商品率不断提升。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3660公里,行政村道路通畅率、电网及4G网络覆盖率均达100 %。

责任编辑: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