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州政府主办、州文体旅游广电局承办的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系列活动在玉树市康巴艺术风情街举行。活动先后举行了非遗进景区、省级扶贫基地、省级工艺美术师、传承人研修命名授牌仪式。活动现场,玉树州24家企业入驻康巴风情街,24家文化企业单位被授牌第一批青海省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基地,1人被授予第四届青海省民间工艺大师证书,3人被授予第四届青海省工艺美术大师证书,45人被授予第四届青海省民间工艺师证书。
据介绍,该实验区以玉树市为核心保护区,以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五县为重点保护区,核心保护内容为玉树藏族民众创造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区域内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一并进行整体性保护,涵盖玉树藏族人民创造和秉承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实验区建设为维护三江源区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完整,增进西南地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玉树藏族自治州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自2017年1月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以来,围绕“遗产丰富、特色鲜明、氛围浓厚、民众受益”这一目标,启动实施了《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截止目前,该实验区“非遗”保护项目存续情况总体良好,在册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共有1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名,省级非遗项目名录4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8人,州级非遗项目名录共52项,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1人,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70项,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96人。今年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也在积极开展。
活动期间,非遗项目入驻康巴风情街企业代表宣读了《非遗项目入驻康巴风情街助推玉树非遗传承承诺书》,出席活动嘉宾为青海师范大学黑陶研修班同学颁发了结业证书,并为康巴风情街入驻非遗项目揭牌并参观了玉树州藏棋(牌)传习馆和玉树州刺绣传习基地。
州委宣传部网信办、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州文化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玉树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州民间体育竞技协会等相关负责人、企业代表和群众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