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农牧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农牧民党员队伍整体结构,增强基层党员“守初心、践初心”的担当意识,引导农牧民党员在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勇立潮头、勇当先锋。玉树市突出短板导向,针对农牧民党员质量结构和文化程度的差异,采取“点单”模式,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放大培训效应,全面提升农牧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着力打造一支“作风硬、能力强”“又红又专”的基层先锋队伍。
创新机制列“计划”。玉树市牢固树立“整体把握、重点提升”的目标, 把抓实抓好农牧民党员教育培训作为推动基层发展的固本之举。结合年初省州组织工作相关会议精神要求,重点突出“农牧民党员”“流动党员”等重点对象,定准“农牧民党员素质提升年”这一总基调,以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为抓手,在年初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时,一改以往“要你学什么”的列单模式,让“我想学什么”成为列单主向,市委组织部根据各基层党组织提出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结合“农牧区党员党性教育不足”的短板,丰富党性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让农牧民党员成为“又红又专”的先锋力量。
把握主向拟“菜单”。玉树市准确把握组织工作和党员干部个人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机制,今年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制度、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及生态保护等,采取党校主抓、乡镇辅助、网课延伸、驻村工作队帮教的形式,面向农牧民党员开设“两委全员轮训班、致富能手培训班、后备干部培训班”,课程设置更具针对性、实用性,授课教师更具双语性。此外,将基层干部学院学员春秋两个季度的集中培训列入菜单,力争通过培训,为基层培养“懂政策、懂理论、有党性、有能力”的基层干部,为村级换届打下了人才基础。
整合资源齐“配菜”。市委组织部邀请政策理论水平高的党校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优秀党支部书记和农牧区致富带头人和先进典型开展集中授课,形成既有专家教授、领导干部,又有“土专家”、“实干家”的多层面、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实现优势互补。依托“党建新玉树”新媒体资源,将各类培训课程投放到网上,借助网络媒体,实现“一个老师讲、千名党员听”,有效放大培训效应。通过抓实“三会一课”,让农牧民党员培训教育成为“常态化”,针对农牧民党员组织难、集中难的问题,开设藏文版掌上党校,藏文版掌上党性教育基地,让农牧民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