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吉林、上海等地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国内多个地区,且省内西宁、海东出现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骤然严峻。为切实守好“外防输入”的安全线,确保全市各族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玉树市把疫情防控作为最大政治责任,第一时间吹响抗疫“集结号”,多维度架构、多层级布阵、多角度入手,在点上发力、线上推进、面上突破,织密织紧“党委领导、支部带头、党员冲锋”的新冠肺炎疫情“红色防控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在“点”上发力,确保防控工作“全覆盖”。一是抓好“关键点”。充分发挥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疫情防控指挥部作用,全面建立部门间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市级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践行“461”联心共建工作机制,带头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切实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指挥部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求和具体市情实际及时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切实做到重要文件及时下发、重大要求及时传达、重点工作及时落地。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发出《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作用的倡议书》,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扬伟大抗疫精神,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八个带头”,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安全底线。二是严守“风险点”。针对清明假期来玉返玉人员骤增的问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全市17个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核酸采样点基础上,在康巴艺术广场、牦牛广场、汽车站增设3处临时核酸采样点,为省内外来玉返玉人员进行“落地检”提供便利,切实做到“应检尽检”。截至当前市级层面累计采集核酸检测样本8514份,结果均为阴性。三是紧盯“薄弱点”。为避免外来人员通过绕道翻山等途径进入市内,多点位设置固定监测岗和流动监测岗,对道路沿线停滞车辆和行人进行严格盘查,对外来人员、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来玉人员进行隔离管控,切实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同时,市场监督管理局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和快递物流公司监管,对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及零售药店每日进行常态化疫情防控市场巡查,为群众安全保驾护航。
在“线”上推进,确保人员排查“零疏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关键时刻,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战胜风险挑战、不断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玉树市坚持以各级党组织为战斗堡垒,分类推进、三线布阵,切实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效能。一是推进街道社区工作线。把市区作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社区党支部书记勇当“排头兵”,组织动员网格长、楼栋长、社区党员等工作力量和党员志愿者、老党员老干部等志愿服务人员,对上海、吉林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玉返玉人员进行地毯式摸排,并对到玉人员进行分类管控,切实做到“严防死守”。二是推进乡镇村社工作线。依托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组织动员农牧民党员成立党员突击队,从严从实开展来玉返玉人员排查登记工作。全市新选派64名第一书记和132名驻村工作队员在岗就位,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急先锋”,全力协助落实疫情防控各项重点工作。同时,巴塘乡、小苏莽乡等紧邻省界的乡镇设置入境疫情防控监测站,切实杜绝疫情输入性风险。三是推进部门单位工作线。全市各机关单位党组织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严格排查本部门单位干部职工来玉返玉情况。同时,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高质高效。如,市公安局党委动员下属各党支部和党员民辅警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配合卫健、疾控部门及村、社区维护核酸检测、排查登记等疫情防控工作秩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工作。
在“面”上突破,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一方面强化督查督导。由市委组织部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局等单位对全市宾馆、客运站、商超、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院等场所就“双码查验”、人员登记、场地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排查,对存在风险隐患进行现场督办整改,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高质量落实到位。畅通举报渠道,充分发挥12380干部监督举报平台作用,全面受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不力、不担当、不作为等方面的问题线索,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对人员排查、社会管控、核酸检测、物资保障等疫情防控各环节工作的监督,有力有效督促全市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另一方面强化宣传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志愿者队伍深入田间地头、背街小巷,采取发放倡议书、LED屏滚动播放、悬挂横幅等形式,“无接触式”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升人民群众疫情防控能力。同时,制作《玉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提示》等疫情防控双语短视频,并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依托“党建新玉树”APP、玉树市融媒体中心等各级各类线上平台广泛推送权威信息和疫情防控知识,全市各族群众疫情防控意识越来越强,配合党委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思想自觉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