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玉树市聚焦群众“用水、排水、供暖”等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自5月起,玉树市市政设施运行服务中心重点实施的供水管网改造、排水主管网改造及扎一扎二供热点“直改蓄”改造建设工作均已完成并顺利投入使用,切实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与此同时,市供热公司提前备足越冬燃煤,为群众温暖过冬保驾护航。

水管“焕新”+路面“升级”,居民告别“吃水难”
在当代代莫社区那隆达东巷和西巷,60余户居民的生活,正因一条管网的改造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变化。此前,这片区域的居民不仅时常面临“吃水难”困扰,部分路段还因无硬化路面,下雨天泥泞不堪,出行格外不便。

民生痛点就是工作重点。玉树市迅速启动当代西巷供水管网改造项目,投入1425万元,对区域内供水管网进行全面“焕新”——累计改造给水主管与支管总长8.1公里,将原有的PE管更换为供水更稳定、漏损率更低的“钢丝网骨架管”。施工期间,还同步对开挖路段进行路面恢复,铺设崭新的水泥路。

“现在家里随时能用上自来水,洗衣做饭太方便了!门口的路也铺上了水泥,下雨天再也不用踩的满脚泥了。” 居民才仁卓玛站在自家门前,看着畅通的水管和整洁的路面,语气里满是满足。
排水管网“疏堵”,城市运行更顺畅
解决了居民“用水”的烦心事,玉树市又将目光投向了城市排水的“堵点”。此前,主城区旦珠路片区因特殊地理环境,河床水频繁渗入污水管和井壁,不仅导致污水收集效率下降,还加重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压力,每到雨季,排水不畅的问题更让周边居民揪心。

为破解这一难题,玉树市投入1135万元,改造2.3公里的排水管网,还配套建设了65座污水井,从“管网升级” 到“设施配套”,全方位打通城市排水“血脉”。

如今,河床水渗入问题得到有效阻断,污水处理压力显著减轻,区域排水系统更趋完善。“以前下雨怕积水,现在不管下多大雨,路上的水很快就能排走,心里踏实多了。” 家住旦珠路附近的居民感慨道。
供暖“直改蓄”提效,错峰用电更节能

用水、排水问题相继解决,冬季供暖的“温度保障”同样不落下。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响应国网错峰用电需求,玉树市针对扎一、扎二两个供热点,实施了“直改蓄”改造,在两处锅炉房各增设1台蓄热罐及配套蓄热系统,就像给供暖系统装上了“充电宝”:每天白天用电低谷期(电价更低),系统全力储存热能;晚上用电高峰时段,再将储存的热能释放出来为居民供暖。这一改造,不仅将每日的用电负荷从夜间转移到白天,缓解了市区冬季晚上用电压力,还推动了清洁供暖体系的高效运行,实现了“节能”与“保暖”的双赢。
两万余吨燃煤备妥,温暖越冬有底气
随着冬季脚步临近,供暖保障进入“冲刺阶段”。在玉树市供热洁净煤调度配送中心,运送燃煤的车辆往来穿梭,一派忙碌景象。“为了让群众整个冬天都能暖暖和和的,我们提前从新疆奇台县北山煤矿调运了两万余吨燃煤,目前所有越冬用煤已经全部储存到位。”玉树市供热公司副经理加玛介绍,公司会严格把控供暖质量,全力保障居民供暖需求。

“有这么多煤储备着,再加上之前供暖系统改造,今年冬天肯定不冷了!” 听到加玛的承诺,不少居民放下了心。

玉树市市政设施运行服务中心项目管理部负责人扎西昂江表示:“这些工程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为城市有序运行和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供水管网“焕新”到排水管网“疏堵”,从供暖系统“提效”到越冬燃煤“备足”,玉树市用一项项落地见效的民生工程,回应着群众的期盼。这些工程不仅让城市功能更完善、运行更顺畅,更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每一次打开水龙头的便捷里、每一次雨天出行的顺畅里、每一个冬日家中的温暖里,不断升温。
通讯员投稿
手机版
| 聚焦频道






